攝像頭鋪天網,數據庫裝智腦,重慶銅梁區安全生產監察實現智能化
智眼+人眼,盯住安全隱患
一邊是地域廣、企業多,一邊是責任重、人手緊,安全生產監察面臨的壓力不小。重慶銅梁區用智能化解局,啟用全網安全監管指揮系統,前端靠地理信息系統和高清攝像頭,覆蓋重大危險源,后端建起三大數據庫,實現動態更新;通過手機APP,居民看到身邊隱患可隨時舉報;未來,還將引進人工智能系統,自動識別違規行為。
一邊是1343平方公里內1600多家企業,一邊是重慶銅梁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一共45個人,“安全重于泰山”的要求卻不能絲毫松懈,傳統安監模式心有余而力不足,那么,出路何在?
智能化,成為解局的一劑良方。去年10月起,銅梁區啟用了全網智能化安全監管指揮系統。系統前端是“智眼+人眼”:GIS地理信息系統和超過2100個高清攝像頭,覆蓋企業、學校、工地、重大危險源等;通過手機APP,當地居民看到安全隱患可隨時舉報。系統后端是精簡迅速的反應體系:指揮中心立即將問題轉到就近分中心處理,到場和整改速度以分鐘計。
上半年,通過這套系統,當地累計排查隱患11744條,整改11306條,正在整改438條,整改率達96.3%。
高清監控
重大隱患 時時可見
不久前,停產的銅梁區耀慶礦山大門緊鎖,幾個放暑假的孩子發現了這處“游樂場”,從低矮圍墻處跳了進去,在空曠廠房與巨大機械間奔跑嬉鬧。
這一切,都被廠區攝像頭實時傳回到銅梁區安監局的監控指揮中心內,指揮中心主任彭帥立刻下達指令。不到10分鐘,安監人員趕到現場,將幾個孩子帶了出去。“聯系企業負責人,讓他們切記加強巡查。現在暑假出來玩的小孩多,千萬要小心。”彭帥吩咐工作人員。
“剛落了一場大雨,涪鑫礦業附近狀況怎么樣?尤其是山體安全有沒有問題?”彭帥問起另外一個工作人員。監控畫面馬上切轉,工作人員回復:“監控顯示一切正常。”
涪鑫礦業是一座露天開采的石灰石礦,也一度被視為當地重大安全隱患之一。在大雨、高溫等極端天氣下,安監部門總要為它提心吊膽。“從銅梁主城到涪鑫礦業,開車得1個小時。現在能隨時監控,萬一出現狀況,幾分鐘內就能調動附近應急人員到達現場。”彭帥介紹說。
“全區已經有1600多家企業了,但安監人員不多,也不可能隨時到現場監控。一起事故都不能出,這又是道高壓線。安監工作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。”銅梁區區委書記唐小平介紹說,“我們就想,能不能依靠智能化系統,為安監人員裝上‘智眼’與‘智腦’。去年5月研判可行,系統8月上馬,10月正式上線。”
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統和全區內2100余個高清攝像頭,銅梁區安監部門的監控覆蓋到全區各企業、重大危險源、建筑工地、學校、餐館、人員密集場所、養老機構及安全隱患點等。投用以來,系統隨之建立安全生產基礎、重點行業監控,重大危險源視頻監控,以及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三大數據庫。數據庫包含相關單位、企業、場所、設施的名稱、地理點位、安全風險點、負責人、應急物資儲備及應急人員等基礎大數據,并隨時動態更新。
“一旦出現問題,如何指揮、如何應對,我們現在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,立即做出初步的應對決策。不再是‘兩眼一抹黑’。系統投用后,安全監管效率大為提高。”銅梁區安監局局長徐之光說。
手機APP
身邊隱患 舉報就辦
“新美魚鋁業車間溫度過高,可能導致職業危害。”一條來自APP的匿名投訴信息出現在指揮中心的未處理事項上。
安監人員迅速趕到現場。原來,這家工廠最近接了幾個大單子,加班加點,生產車間溫度超過40攝氏度,廠方卻沒采取任何措施。經過安監人員處置,工廠趕緊整改。在指揮中心系統內,投訴也歸到了“已處理”欄目下。
“攝像頭也會有死角和疏漏,不可能一個安全隱患都不漏。依托重慶市群工系統,我們開發了安全隱患舉報APP模塊,各單位和社會群眾均可通過手機下載,通過上傳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一鍵舉報安全隱患。有了群眾參與,才能真正做到監管全覆蓋。”彭帥介紹說。
“跟發朋友圈差不多,現在老年人都會了。見到哪里電線沒搭好,或者下水道蓋子有問題,我拍圖就傳APP。”銅梁居民陳彬如是說,“以前發現有險情,也不知道該找誰。現在手機一報,處置人員很快就到。”
截至目前,APP舉報96起安全隱患,全部得到及時處置。
銅梁重慶恒升建材有限公司是危化品生產單位,也是重點的安全監管對象。負責人蔣樺松卻對新的智能系統伸出了大拇指。“企業系統連入安監系統,我用手機視頻也能隨時監控廠房生產情況。一旦出現狀況,安監部門立刻發來警報,處置人員馬上到場。這種高效‘護航’其實是為企業安全提供保障。”
“用APP鏈接社會監管,攝像頭的‘天網’其實是鏈接起之前獨立的企業監管。”徐之光介紹說,“以前,很多安全監控系統是單一獨立的,比如礦山安全監控、各大危化企業自己的監控。銅梁區將這些散落的獨立系統鏈接起來,這才迅速實現了安全產業‘一張網’。”
未來計劃
人工智能 自動識別
據不完全統計,2017年銅梁全區共發現隱患和問題6844個,整改6296條。2018年1至6月,銅梁區通過全網智能化安全監管指揮系統累計排查隱患11744條,已整改11306條。
“安全隱患發現數量增多,我認為是好事。寧愿多解決安全隱患,決不能讓隱患變成事故。”徐之光介紹說。
在智能系統應用以后,銅梁區隨之進行了安監體制機制的改革,在監管部門和鎮街設立了50個分中心。隱患整治、預警發布、應急指揮由指揮中心統一調度,分中心具體實施。“保證一旦分派任務,立即響應,最快解決。”徐之光介紹說。
按照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應急管理要求,消防、森林防火、地質災害、防汛抗旱、應急處置等部門都將納入應急管理機構。銅梁區安監智能系統的二期工程,也會將這幾個部門的功能整合起來,實現安全監管、防災減災救災、應急搶險等工作一體化。
“目前很多監控平臺都還處于空白階段,比如森林防火的監控設備很多還不到位,區域內的一些地質災害點也沒有鋪設視頻監控,還只能靠人工巡查。下一步這些都應解決。指揮中心工作辦法和分中心工作辦法,也要繼續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。”徐之光說。
對目前的系統,徐之光并非完全滿意。“還只是剛剛起步,漏洞肯定有。我們正準備引進人工智能系統,自動識別大數據庫中的安全違規行為。”徐之光說,“總的來說,智能化+大數據的路子肯定是走對了。前不久,我們就通過大數據分析出12條重大隱患,并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整治方案。人工智能上線后,效果必將更加明顯。”
(人民日報記者 蔣云龍 姚 於)